导读: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有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为故意,客观要件为获取、披露、使用、允许使用、及帮助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的规定,主要体现与《刑法》第219条。该条列明了几种常见的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行为:
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4.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1)获取仅指非法获取,对于合法的获取并不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要件。比如离职员工在工作期间已经由于工作的缘故获取了有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其属于合法获取商业秘密,其离职后不会因为非法获取商业秘密而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只有在员工或者其他人使用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了商业秘密行为时,才符合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要件之“获取”行为。
(2)用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了企业商业秘密后,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均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要件。即使合法获取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并不代表其可以随意泄露、使用、允许他人。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有保密协议,那么不论该员工是在职还是离职,其均负有对该用人单位的保密义务,一旦其泄露了其所知悉的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其就属于违反保密义务或者保密要求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要件之“披露”行为;该员工使用、披露、允许使用其合法获取的商业秘密如果违反了保密协议,也符合侵犯商业罪的客观要件。
(3)对于明知他人实施了非法获取,非法或者合法获取后的披露、使用、允许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依然获取、披露、使用、允许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也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构成要件。
(4)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只能是故意,不包含过失。
综上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可以分为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只能是故意,不能是过失;客观要件主要是指客观行为,包括非法获取、披露、使用、允许使用四种行为,只要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即可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构成要件。只有在同时满足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时,才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